小编: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范靖宇)11月10日一早,1000余名北京师生乘坐高铁离开北京前往湖北省。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范靖宇)11月10日一早,北京千余名师生登上高铁,从北京出发前往湖北十堰,开始为期五天的“我们都是同一门思政课的一封信:水灌溉北京,源于十堰”的学习活动。早上6点,1000多名学生进站。在老师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一路上,同学们对这次旅行充满了期待,兴奋地说:“我最想看的是恐龙蛋化石,我只在书本上见过,从来没能近距离接触过。”据悉,该学院设有“生态、文化、科学研究、智能制造”四门主干课程。调研组沉浸在武当文化发祥地——南北调水工程水源地,“中国恐龙之乡”、东风汽车产业发源地、绿松石矿业园区,探索生态、文化、科技和产业标准,培育时代青年的使命和责任。在“科学研讨课堂”,调研组参观了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了解了“中国恐龙故乡”的远古生活水平。同学们追随远古恐龙的足迹,行走在青龙山脚下,见证“龙蛋共生”的地质奇观,回到史前生命秘境,走进白垩纪恐龙的世界。探索宝容盖寺绿松石矿国家公园,发现“东方祖母绿”的地质起源密码。从参观矿业博物馆到体验矿渣“寻宝”,从制作手工绿松石画到参加“通过“小矿卫士”采矿巡逻,学生们深入了解了绿松石矿脉的形成特征以及绿松石的形成过程。寓教于乐的学习课程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了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绿松石矿的魅力。北京二十中的贾志宇说:“我为妈妈选了一款绿松石手链。看起来很有纪念意义。绿松石是经过数千年的沉淀而形成的。我想送给妈妈最珍贵的礼物。”活动主办方代表表示:“这项研究让课本知识变得栩栩如生。十堰拥有得天独厚的科研资源,从水源保护到武当文化,从恐龙蛋化石到国内汽车工业的崛起,让每个地方都成为热闹的教育现场。传承生态使命。北京千余名学生在水源保护和文化探索中培养了综合素质,为区域间合作注入了青春活力。
当前网址:https://www.wjd-art.com//tutorials/secaidapei/2025/1114/632.html







